物流業如何抓住機遇?
隨著國家自由貿易區建設的發展,自由貿易區將成為全球供應鏈布局的重要節點,逐步形成以自由貿易區為核心的全球供應鏈體系,物流企業將充分利用供應鏈升級的機遇,逐步從傳統物流向高端物流和供應鏈服務轉變。
在新形勢下,以自由貿易區建設為突破口的開放經濟迅速發展。不久前,廣東、天津、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規劃通過,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呼吁進一步深化上海自由貿易區的改革開放。
隨著我國自由貿易區建設的發展,自由貿易區的功能日趨完善,自由貿易區的網絡逐漸形成,自由貿易區在物流領域的探索和嘗試也開始取得成效,我國物流業將迎來巨大的機遇。
物流業迎來重大機遇
第一,通關手續有助提高國際物流的效率。在自由貿易區體系框架下,對接新的國際規則和創新的制度設計是核心突破口。其中,通關便利是國際規則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早實現對接和推廣的復制措施。上海自貿實驗區成立一年多以來,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清關和通關措施。據估計,目前上海自貿試驗區進口貨物的平均通關時間比境外低41.3%,出口平均清關時間比境外低36.8%。
第二,服務貿易自由化改善物流發展環境。目前,中國服務貿易結構不合理,2014年服務貿易逆差達1980億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運輸服務貿易逆差。與貨物貿易相比,服務貿易需要更高的自由化和便利化發展環境。建立自由貿易區的關鍵之一是促進服務業的開放,服務業是服務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的登陸平臺和試點基地。
第三,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了區域物流的協調發展,目前,區域經濟一體化是國家發展的戰略思路,作為改革開放的橋梁,自由貿易區對區域經濟的“溢出效應”和“輻射效應”顯著,將逐步形成區域物流節點和重要樞紐,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
第四,實施走出去推進跨境物流轉型升級的戰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鼓勵企業參與海外基礎設施建設和能力合作,向世界推廣鐵路、電力等中國設備,離不開跨境物流的支持和保障。
第五,全球價值鏈引導著供應鏈的優化發展。近年來,全球價值鏈已成為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重要推動力。隨著分工國際化、貿易全球化和物流成本的降低,全球價值鏈合作的優勢和效果十分明顯,國際產業分工已經從原來基于各國比較優勢的橫向分工轉變為以跨國公司為中心的產業價值鏈的縱向分工。